1.构建服务网络,提供“一对一”技术指导。按照“市农业农村局+市农科院或市茶研院+县(区)农业农村局+乡镇农服中心”组建农业科技包保联系工作组,重点围绕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疫病防控等方面,开展科技示范和技术指导,畅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
2.优化政策供给,破解主体发展难题。出台《宜宾市农业奖补政策》,市、县(区)财政3年安排资金6.1亿元,对粮油单产提升等8个方面进行支持,创新“11125”融资模式实施德康“百村百万”生猪项目,持续擦亮农业金字招牌。
3.精准对接产业,实现服务全覆盖。从在宜高校、科研院所、市县涉农部门、企业等单位中选派99名科技人才,按照“一业一团”模式,组建酿酒专用粮、茶等6个农业产业领域的市级科技特派团,采取结对帮扶、按需施训、送教上门等方式,跨县(区)、跨乡镇、跨村分产业开展农业科技服务,有效补充基层农技推广短板。
上一篇:攀枝花市把好入口关守护群众菜篮子
下一篇:自贡市聚焦农业经济多向发力保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