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方正县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二类县,始终着眼于“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总要求,以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快美丽宜居村庄建设步伐。
一、坚持因地制宜,多模式实施厕所革命。一是聚焦“一个目标”。就是把农村改厕打造成群众满意工程。全县完成改厕的15640户使用率达100%。二是做好“两个结合”。将农村改厕与污水治理相结合,因村因地实施氧化塘或净化槽+管网+室内改厕模式,彻底解决粪污收集处理问题,实现污水达标排放,截止目前,我县建设农村小型污水处理站11座,氧化塘1处,安装污水处理净化槽4000余个,农村污水处理覆盖率为46.64%。技术应用与基层探索相结合,利用净化槽解决施工难成本高问题,利用管网深埋解决冬季冻胀和清掏问题。三是坚持“三个原则”。坚持群众自愿,改厕村屯群众参与率达到95%以上。坚持推广复制,采取政府、村上、农户各出一点的投入机制,有效降低政府投入成本。坚持建管并重,做到“一户一个明白人、一村一个维修员、一乡一个工作专班”,切实保证建的好、用的好。
二、坚持系统发力,多维度推进垃圾治理。一是抓机制引导,由“要我分类”向“我要分类”转变。建立宣传引导机制,推动形成“家家都做,人人都会”的新风气。建立积分奖励机制,鼓励农户兑换生活用品。建立日常管护机制,乡镇、村屯全部落实 “五个一”保障机制。二是抓试点引领,由“点上示范”向“面上推广”转变。全县创建农民社区示范点10个、示范村屯22个、试点小区15个,通过以点带面逐步在全县铺开。三是抓体系完善,由“各自为战”向“一体推进”转变。全县统一实施“两分类、两就地、三收运”模式,较完善的分类收集转运收治体系,使农村垃圾源头减量达到50%。
三、坚持有效衔接,多举措提升村容村貌。一是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深入开展村庄“三清”行动。清理边沟27公里、垃圾2612立方米,柴草垛出屯426垛;清理残垣断壁及破旧泥草房248栋;清理采砂堆放点10处,河道清淤疏拓16.6千米。二是结合扶贫苗木产业发展,大力实施村屯绿化行动。依托63处2167亩扶贫苗木基地,全县打造围屯林557亩,绿化道路36条,达到清洁村庄标准的自然屯248个。三是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县建设,全面推进村风提升行动。深入开展“文明新风进万家”等活动,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从源头上杜绝垃圾乱丢乱扔、污水乱泼乱倒、农具乱停乱放等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文明行为。
四、科学规划,打造“龙江民居”试点。为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的档次和水平,深挖历史、文化和民宿特色等资源。一是着力彰显乡村建筑特色、文化特色和产业方面的亮点。在新邨内的公共区域、房前屋后栽花种草,在宜种可种区域,见缝插绿,栽种各种树木,改善生态环境,改变乡村面貌。二是利用独特的地理优势,深入挖掘本地的人文、地域、生态等特色优势资源,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方面走出了自己的新路子,实现了从“脏乱差”到“绿富美”,从“棚改户”到“样板房”的跨越,房子有了新颜值。我县新邨共改造院落式平房32栋,总占地面积33470平方米,建筑面积4454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