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农副产品壹壹零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知名品牌 > 正文

山西绛县七旬老农张存义:穷山沟里的西红柿首富

2022-01-01 作者: 来源:

     山西绛县讯(刘玉栋 张广瑞)     2022年春节就要到了,绛县古绛镇北步康村丰沭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也迎来了最繁忙的销售季,各地来的客商、电话洽谈瓶装大田鲜西红柿业务,让理事长张存义忙得不亦乐乎。

微信图片_20220101120333

微信图片_20220101120329

1951年,张存义出生在紫金山蔍的绛县勃村乡西山村。全村90户人家,世代散落蛰居在依崖而掏的窑洞里。与生俱来的苦难,锻造了张存义的坚韧与担当,也使他有勇有谋敢于尝试。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他家分到16亩口粮田,他便琢磨着怎样能土里刨“金”,先后种植过粮食、苗木、旱地大田西红柿等,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但总不能让他心满意足。

            原生态西红柿成了香饽饽

 2015年,喜欢看报纸电视的张存义看到“脱贫攻坚”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消息后,激动不已他想:现在城市人都讲究食用天然绿色健康食品,要是咱的原生态西红柿能和大市场对接,肯定是个能“火”的项目!

微信图片_20220101120939

微信图片_20220101120313

说干就干张存义急忙定购了一些瓶子,与老伴把自家种的最好的西红柿做成了瓶装的,拿到太原有关部门检测,各项卫生指标竟然都达标。女儿又帮他联系到省农科院保鲜研究所的专家进行指导,将传统工艺加入锁鲜技术,使瓶装西红柿保留原有的鲜美味道和营养成分。

加工鲜西红柿一要有原料,二要办厂子。他说通几家乡邻,跑到县工商局登记了“绛县丰沭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又到附近几个同类型加工企业参观学习,决定建一座小型家庭鲜西红柿加工作坊。

微信图片_20220101120305

微信图片_20220101120258

要开发鲜西红柿必须上包装。张存义像关云长那样过五关斩六将:他让儿子陪着跑了几个省,在南京一家玻璃厂选中了一个细圆形玻璃瓶,过了选瓶难关他们拿着样品,又跑了几个厂家,花6000元做了两套属于自己的专用模具,过了做模具难关儿子带着他在太原跑了多家印刷厂,总算过了印制纸箱难关他在县工商局千寻万觅,终于确定下图案,过了注册商标关第五道难关是设计图案。张存义对美术是外行,但他清楚必须突出产品特点,整整在电脑前守了两天,才拿出理想的图案,过了设计图案关,把产品的属性与特点展示得淋漓尽致。

几个月的四处奔波,终于万事俱备。他又赶紧把合作社成员的西红柿收购上来,雇请了10多位本村劳力,一口气加工了2000多箱产品。他把产品送到侯马市海关,委托上海格端产品检测有限公司进行检测,证明产品完全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出具了《检验检测报告书》。 

当年腊月,张存义把2000多箱产品拉到太原。产品纯天然的健康属性,立即引起消费者的关注,10多家单位你几十箱、他几十箱地买走他的产品,为员工们发福利,众多市民也冲着西红柿的新鲜健康竞相购买。儿子还把父亲的产品做到微信公众号里,并登录网上商城,尝试网络销售,北京、上海、深圳、厦门、天津等大城市的客商纷纷网购。 

微信图片_20220101120250

张存义知晓,客户就是上帝,服务就是真理。他承诺:凡太原本市购买大田鲜西红柿产品的,一律上门送货。遇到市区中心的客户还好说,而偏偏接到晋祠、尖草坪等郊区的订货。张存义二话不说,让儿子开着小车跑几十里路送一箱货,消耗的燃油费比产品价钱还贵。还要把产品搬到客户单元里。对每一位选择大田鲜西红柿的客户,都抱着感恩的心和感激的态度,在成本允许的范围内做到优惠幅度最大化。 

当年的西红柿销售一空大年期间,张存义买了几大箱鞭炮,与合作社几个社员,噼里啪啦地庆祝合作社旗开得胜。

2016年,张存义一鼓作气,把西红柿种植面积扩大了一倍,生产鲜西红柿5000余箱,照样销售一空。2017年生产量更是达到10000余件,销售额近百万元。

             小农户对接上大市场    

2017年过大年,张存义家的门槛简直被人踢烂,本村和邻村人纷至沓来,有打听西红柿育苗技术的有询问新品种的还有打探收益情况的都希望他的合作社能够扩大西红柿种植、加工规模,为长期在困顿中挣扎的贫困户和小山沟里勤劳不屈的乡亲们开辟出长远致富门路。

很快,张存义合作社成员扩大到30多户,其中20%是贫困户,当年种植西红柿面积100余亩,形成了规模种植除他收购加工外,外地客商闻讯而至,产下的西红柿销售一空,亩收入近万元,成为当地脱贫攻坚的新兴骨干产业。 

微信图片_20220101120301

微信图片_20220101120254

在西红柿产业迅速扩张中,张存义感到家庭作坊已经远远无法适应发展需求毅然决定在交通相对便利的邻村北步康村购买了一处较大的空院落,创办了山西丰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花30多万元盖起600多平米的车间、仓库等,建起每天消化1000多公斤、日产3000瓶大田鲜西红柿加工厂。

微信图片_20220101120235

微信图片_20220101120230

张存义向笔者介绍:“由于我们地处旱塬山区,光照充分,昼夜温差较大,没有任何污染源,所以生产的西红柿汁鲜肉厚、味道淳美,是市场上普通西红柿法比的。我们收购合作社成员种植的西红柿,每斤比市场上贵一到两毛钱,但要求必须是最好的,才能加工出好产品。我们的大田瓶装鲜西红柿从种植到加工,整个生产过程工艺流程要经过40多道工序:种子是由省农科院蔬菜专家精选的最适合的品种;种植做到了施用农家肥、合理轮作倒茬、物理防病防虫、不打农药;所有果实都是一颗一颗精挑细选出来最旺盛时期、自然成熟度高的优质果实;生产过程全程由省农科院专家跟踪指导。”

2017年,合作社几个优质种植户和在加工期间打工的社员收入都上万了,北仇张村种植户晋引红卖到合作社的西红柿一项就收入2万多元,2019年他更是卖了5万元。

7年来,绛县丰沐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逐渐摸索和创新出一套种植、生产、经营管理和销售模式,也发展壮大起来:生产规模从2015年家庭作坊时的2000箱扩大到10000箱,最多时达到20000箱;不仅带动了周边7个村50余户西红柿种植户致富,2021年辐射到全县5个乡镇20余个村100余户大幅增收;合作社社员也由30余户增加到63户;销售市场从本省运城、临汾、太原、大同等7市,拓展到北京、成都、广州、海口等7个大中城市。

微信图片_20220101120239

微信图片_20220101120243

目前,合作社已将生产、加工工艺和包装设计商标全部申请了专利。2021年通过了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的注册审核,可以扫码溯源身份认证。合作社经省、市农业农村部门综合评定,被评为“省级示范合作社”。

风险共担,利益共沾。2019年12月,合作社为全体社员分别发放了价值8200元的生活用品福利;2021年6月,又发放了价值15000多元的农资产品福利。

 受到鼓舞的张存义现在又有了新目标:下一步,合作社将建立党支部,在党建引领下实现产业发展与振兴;改善单一加工现状,增加对当地一些优质农产品的开发、生产,实现多元化发展;注册和打造以“丰沭”为主商标的功能性产品品牌,结合绛县有机旱作农业区域品牌,与多个合作社强强联手,在山楂、樱桃、旱地小麦面粉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上抱团突破发展,引领小农户对接大市场,起到更大的带动和辐射效应;引进国家、省级专家深入合作社,对农户进行种植、加工等方面系统培训……

绛县联系方式:13293991685

太原联系方式:13834685826

  编后语:

个小山沟沟里的普通农民,靠着一种信念,把家庭小作坊做成规模加工厂,把小西红柿做成创富大产业,让小农户对接产业化大市场,这是一种勇于投身时代潮流、不畏困难敢于创新的奋斗精神。这种“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形式,示范带动农户,解决农村部分劳动力就业问题,最终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达到公司和农民共同增收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的双贏目标。


责任编辑:卢开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