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积极打造国际冷链物流供应链枢纽城市。统筹设施合理布局,将冷链物流节点主要分布在青白江区、双流区和简阳市,依托成都“7+5”国际铁路及铁海联运通道和“48+14+30”国际航空通道,“十三五”时期成都铁路和航空冷链货运量年均增速达15.7%和8%,冷链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为成都市建设国家级农批市场等大型销地型农批市场,成为保障云贵川、辐射青藏的西部农产品交易集散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持续推进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大数据产业建圈强链行动,将大邑县智慧农业产业园纳入成都市大数据产业链建圈强链协同发展地,依托润地农业等企业打造数字农业建设场景,推动完善数字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深入实施《供场景给机会加快新经济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打造形成“生态餐桌”绿色农副产品直采新消费场景、“标果工厂”农产品数字化供应示范场景等5个物流行业年度示范应用场景。
三是强化政策扶持助力项目落地。出台《精准支持现代供应链体系发展政策措施》,引导源本生鲜、吉门供应链等重点冷链企业打造冷链供应链服务平台,提升冷链上下游、产供销高度紧密协作能力和供需双向协同水平;落实冷链物流项目用地保障,相继为简阳盈石冷链、青白江玉湖冷链等重点项目协调完成物流用地指标;推动冷链物流项目引育,远洋冷链、四川永辉、普菲斯冷链等重点冷链物流项目相继投建,引进阿里巴巴四川数字农业集运加工中心、申通(西南)水果电商物流中心、北京亚冷蒲江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园等一批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
四是加快补齐农产品产地冷链短板。聚焦农产品主产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从源头加快解决农产品出村进城“最初一公里”问题,2020年至今,共争取中省财政资金6425万元、安排市级财政资金1561万元,支持新建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项目130多个,新增冷链设施26.5万立方米、静态容量5万余吨,金堂县、邛崃市分别获批国家级鲜活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整体推进县和省级现代农业烘干冷链物流试点县。
上一篇:岳池县切实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