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下旬以来,桂林市局部遭遇特大暴雨,山洪暴发导致农作物受灾严重。6月6日至9日,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站派出技术人员到桂林市全州、兴安、荔浦、临桂等县(市、区)开展灾后恢复生产技术指导。桂林市农业农村局领导、技术人员一同参加指导工作。
指导组先后来到全州县鱼种场、龙水镇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才湾镇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基地、凤凰镇畔塘江流域水稻生产现场调查了解水产养殖、水稻玉米和大豆受灾情况。在兴安县湘漓镇、崔家乡和高尚镇,实地察看了蔬菜大棚、中晚稻、春玉米和高标准农田受灾受损情况。在荔浦县新坪镇、杜莫镇和东昌镇实地察看了基本农田、水稻、玉米、花生、荔浦芋等农作物受灾、受损情况。在临桂区会仙镇万亩水稻生产基地听取了水稻受灾情况和灾后恢复生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情况汇报,实地察看了水稻生长情况。
指导组建议,对于水毁农田,要联合当地水利、财政等部门,积极筹措资金加快修复,确保完成全年粮食生产任务。对于受灾较轻,水淹时间不长的早稻、春玉米,要加强后期田间管理,及时清洗叶片、开沟排水、扶苗培土和施肥喷药,防止灾后受伤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和后期脱肥早衰。对于受灾严重,无法挽救的早稻、中晚稻、春玉米,要及时抢种晚稻和秋玉米、夏大豆,实现灾后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
在全州县调查了解水稻受灾情况
在荔浦县调查了解花生等农作物受灾情况